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843—2018 四季棚室蔬菜周年生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9 - 21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0 - 21 实施 发 布 DB13/T 284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固安县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琳琪、张顺斋、王明耀、董灵迪、焦永刚、郭敬华、张新伟、赵洪波、刘 清瑞、程立新、杨玉波、李江峰、王亚民、孙玉清、车瑞香、于文玲。 I DB13/T 2843—2018 四季棚室蔬菜周年生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季棚室术语和定义、棚室建造、种植模式、典型模式配套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北方北纬39°以南平原地区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14/T 910-2014 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DB41/T 1054-2015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1418-2011 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DB13/T 1728-2013 番茄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DB13/T 2240-2015 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季棚室 一种适合我国北方蔬菜周年生产的无墙体棚室。其特征是棚体坐北朝南、东西延长;以太阳光为 能源,通过覆盖物的适时揭盖和3道放风口的适当开闭,营造适合蔬菜生产的室内小气候,实现了蔬菜 的周年生产。 1 DB13/T 2843—2018 4 棚室建造 4.1 建造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无积涝的地块建造,同时符合NY 5010的要求。 4.2 结构特点 可选用国标1英寸直径热镀锌钢管构建骨架,跨度9 m~12 m、脊高3.5 m~4.3 m,室内设立柱1排, 前坡(南采光面)长、后坡(北采光面)短,在临南底角上方、临北底角上方和屋脊南侧等处设置3 道放风口。 4.3 覆盖物 4.3.1 透光覆盖物 4.3.1.1 材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或醋酸乙烯等透光率高、保温性强、膜厚0.1 mm以上的透明塑料薄膜。 4.3.1.2 覆盖时间 全年覆盖。 4.3.2 不透光覆盖物 4.3.2.1 材料 2 选用新型PE布外衬,太空棉内里材质的保温被(>600 g/m )。前坡覆盖1层,后坡覆盖2层,保 温被上再覆盖1层棚膜;棚体东西两侧覆盖物同后坡。 4.3.2.2 覆盖时间 10月底至翌年3月底。 5 种植模式 5.1 种植模式选择原则 冬季以生产叶菜为主,春、夏、秋季按照市场需求,果菜、叶菜茬口合理安排,最终实现周年生 产。 5.2 模式类型 模式一:春夏果菜-夏秋果菜-冬叶菜-冬叶菜(一年四茬); 模式二:春夏果菜-四茬秋冬叶菜(一年五茬); 模式三:一年八茬叶菜(散叶生菜、油麦菜、茼蒿、菠菜等)。 5.3 典型高效种植模式 5.3.1 春番茄-夏秋黄瓜-冬茼蒿-冬茼蒿 2 DB13/T 2843—2018 表 1 春番茄-夏秋黄瓜-冬茼蒿-冬茼蒿茬口安排 茬次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番茄 1 月中下旬 3 月中下旬 5 月底~6 月底 黄瓜 6 月下旬 7 月下旬 8 月底~11 月 茼蒿 11 月底至 12 月初 茼蒿 1 月中下旬 1 月底 3 月中旬 5.3.2 春夏茄子-四茬秋冬散叶生菜 表 2 春夏茄子-四茬秋冬散叶生菜茬口安排 茬次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茄子 1 月上旬 3 月下旬 5 月上中旬~7 月 8 月初 8 月底 9 月底 9 月上中旬 10 月初 11 月中旬 10 月上中旬 11 月下旬 1 月底 12 月上中旬 2 月初 3 月中下旬 散叶生菜 5.3.3 一年八茬叶菜(四茬散叶生菜-四茬茼蒿) 表 3 生菜-茼蒿一年八茬茬口安排 茬次 散叶生菜 茼蒿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11 月中下旬 1 月上旬 2 月下旬-3 月上旬 2 月初 3 月中旬 4 月底 4 月中下旬 5 月上中旬 6 月中旬 6 月初 6 月底 7 月底 8 月中旬 - 9 月中旬 9 月下旬 - 10 月底 11 月中旬 - 1 月中旬 2 月初 - 3 月中下旬 6 典型模式配套栽培技术 6.1 春夏果菜-夏秋果菜-冬叶菜-冬叶菜 6.1.1 春夏番茄栽培技术 6.1.1.1 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选择早熟、抗病、耐裂等优质品种,如粉宴1号、欧萨、天瑞、金棚11 号、浙粉702、荷兰硬粉等。 6.1.1.2 育苗 3 DB13/T 2843—2018 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具体操作参考DB13/T 1728-2013。 6.1.1.3 定植 3月15~20日,生理苗龄4~5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密度为每亩2000~2500株。 6.1.1.4 田间管理 6.1.1.4.1 温湿度管理 通过覆盖物及放风口的调节来控制棚内温湿度。 定植后10 d撤去保温被。整个生育期温度控制在22 ℃~30 ℃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70 %~75 %; 土壤湿度前期70 %~80 %,盛果期为80 %~90 %。 在3~4月份温度较低时,通过开闭屋脊处放风口调控室内温度和湿度。5~6月份,通风时,先开 屋脊处放风口,其次,开南部底角处放风口,当温度仍高于30 ℃时,再打开北部底角处的放风口,调 控室内温度和湿度。 6.1.1.4.2 水肥管理 3 3 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2 m ~3 m ,三元复合肥(N-P2O5-K2O=20-20-20)20 kg~30 kg。肥料使用应 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 3 灌水:全生育期灌溉10~13次。定植水每亩15 m ;缓苗水每亩12 m ;结果初期灌水2~3次,每次 3 3 3 3 每亩10 m ~12 m ;结果盛期灌水5~6次,每次每亩15 m ;结果后期灌水1~2次,每次每亩12 m 。 追肥:全生育期追肥5次。结果前期水溶肥(20-8-20)共施3次,每次每亩12 kg~15 kg;结果中 后期施入高钾水溶肥(14-7-39)共2次,每次每亩12 kg~15 kg。 6.1.1.4.3 熊蜂授粉 当棚室内第一穗花30 %现花时,引入熊蜂。每亩放置一箱即可。 6.1.1.5 病虫害防治 番茄主要病害有番茄花叶病毒病、黄化卷叶病毒病、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结线 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白(烟)粉虱、红蜘蛛、棉铃虫等。 物理防治:通风口加盖40目防虫网有效阻止棉铃虫等昆虫进入。黄、蓝黏虫板诱杀白粉虱、蓟马、 潜叶蝇等防治虫害发生。 生物防治:利用丽蚜小蜂防治蚜虫、烟粉虱,利用捕食螨防治蓟马、叶螨。 化学防治:参考DB41/T 1054-2015。 6.1.1.6 收获 5月底至6月底为收获期,采收过程中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6.1.1.7 高温闷棚 6月底至7月中下旬可采用“高温闷棚”技术对设施内环境及土壤进行消毒,高温闷棚方法可参照 DB13/T 1418-2011。 6.1.2 夏秋黄瓜栽培技术 6.1.2.1 品种 4 DB13/T 2843—2018 选择耐热、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夏多星、满田700、绿岛1号、夏盈、北农亨利、津优1号等。 6.1.2.2 育苗 6月下旬播种育苗,具体操作参考DB14/T 910-2014。 6.1.2.3 定植 7月底,幼苗长到二叶一心至三叶时进行定植。定植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为宜。 6.1.2.4 田间管理 6.1.2.4.1 温湿度管理 生长前期三道放风口全部打开,尽可能降低温湿度,晴好天气温度>32 ℃时,上午在10:00~下 午15:00加盖遮阳网。生长后期白天室内气温保持25 ℃~30 ℃,夜间11 ℃~18 ℃。随温度逐渐降低, 注意缩小放风口,10月底加盖保温被。 6.1.2.4.2 水肥管理 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2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 000 kg~1500 kg;化肥施用平衡复合 肥25 kg~30 kg。应符合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3 3 灌水:全生育期灌溉17~20次,定植水每亩15 m ;缓苗水每亩13 m ;结瓜初期灌水4~5次,每次 3 3 3 每亩13 m ;结瓜盛期灌水8~10次,每次每亩15 m 。结瓜后期灌水3次,每次每亩15 m 。 追肥:全生育期追肥10~13次,结瓜初期平衡水溶肥(22-8-20)2次,每次每亩15 kg~20 kg。盛 瓜期低磷高钾复合水溶肥,6~8次,每次每亩20 kg~25 kg。结瓜后期施入平衡复合水溶肥2~3次,每 次每亩15 kg~20 kg。 6.1.2.5 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虫害有烟粉虱、蚜虫、斑 潜蝇、蓟马等。 农业防治:通过通风降湿、增温等措施降低病害发生;除杂草、除老叶病果等;轮作倒茬;膜下 灌溉。 物理防治:通风口加盖40目防虫网有效阻止昆虫进入。黄、蓝黏虫板诱杀白粉虱、蓟马、潜叶蝇 等病虫害发生,密度为每亩30~40块(尺寸:20 cm×30 cm)。 化学防治:参考DB13/T 2637-2017。 6.1.2.6 收获 8月底~11月采收。一般黄瓜从开花到采收需12 d~15 d。 6.1.3 茼蒿(两茬)栽培技术 6.1.3.1 品种 光杆茼蒿。 6.1.3.2 施肥整地 3 每亩施用优质鸡粪2 m (两茬),复合肥25 kg;翻地15 cm~20 cm深,打碎土块作畦,浇足底水, 以备播种。 5 DB13/T 2843—2018 6.1.3.3 播种 第一茬于11月底至12月初播种, 第二茬于1月底播种。 播种可用撒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3 kg~5 kg, 播种后覆土0.8 cm~1 cm左右,耙平镇压。 6.1.3.4 田间管理 温度:茼蒿生长适温17 ℃~20 ℃。冬季温度超过20 ℃时,主要通过屋脊放风口进行放风降温。 夜间通过加盖保温被进行保温。 灌水:播种时需浇足底水,待苗高长至5 cm~6
DB13-T 2843-2018 四季棚室蔬菜周年生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58: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