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07.060 A 47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502—201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 M 文件格式 2017 - 12 - 0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06 实施 发 布 DB41/T 1502—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M 文件结构和格式 ................................................................... 2 4.1 4.2 4.3 4.4 4.5 4.6 4.7 文件名 ........................................................................ 文件结构 ...................................................................... 台站参数 ...................................................................... 土壤参数 ...................................................................... 观测数据 ...................................................................... 质量控制信息 .................................................................. 附加信息 ...................................................................... 2 2 2 2 3 4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M 文件结构 ...................................................... 7 I DB41/T 150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三门峡市气象局、南阳市气象局、商丘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国安、卢红华、蔡涛、江山、张艳玲。 II DB41/T 1502—201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 M 文件格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M文件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气象观测业务中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M文件(以下简称M文件)的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气测函﹝2010﹞170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质地 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3.2 田间持水量 在地下水位较低(毛管水不与地下水相连接)情况下,土壤所能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田间 持水量用重量含水率表示。 3.3 土壤容重 土壤单位体积内的干土重。 3.4 凋萎湿度 生长正常的植株仅由于土壤水分不足,致使植株失去膨压,开始稳定凋萎时的土壤湿度。 3.5 土壤体积含水量 土壤单位体积内水分所占土壤整个体积的百分比。 3.6 土壤重量含水率 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比。 3.7 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重量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 3.8 土壤水分总贮存量 一定深度(厚度)的土壤中总的含水量。 1 DB41/T 1502—2017 3.9 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 土壤中含有的大于调萎湿度的水分贮存量。 3.10 附加信息 与观测数据相关的文字描述,包括观测地点、观测仪器、发生时间、事件等信息。 4 M 文件结构和格式 4.1 文件名 M文件为文本文件,文件名由17位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其结构为“MIIiii-YYYYMM.TXT”。 其中“M”为文件类别标识符(保留字);“IIiii”为区站号;“YYYY”为资料年份;“MM”为资 料月份,位数不足,高位补“0”;“TXT”为文件扩展名。 4.2 文件结构 M文件由台站参数、土壤参数、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码、附加信息五部分构成。观测数据部分的结 束符为“??????”,质量控制码部分的结束符为“******”,附加信息部分的结束符为“######”。 M文件结构参见附录A。 4.3 台站参数 台站参数为文件的第1条记录,由9组数据构成,共1行,排列顺序为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 拔海高度、测量地段标识、观测层次传感器标识、质量控制标识、年份、月份。各组数据分隔符为一位 半角空格。各数据组规定如下: a) 区站号(IIiii):由 5 位数字组成,前二位为区号,后三位为站号; b) 纬度(QQQQQQQ):由 6 位数字加 1 位字母组成,前 6 位为纬度,其中 1~2 位为度,3~4 位为 分,5~6 位为秒,位数不足,高位补“0”。最后一位为“S”、“N”分别表示南、北纬; c) 经度(LLLLLLLL):由 7 位数字加 1 位字母组成,前 7 位为经度,其中 1~3 位为度,4~5 位 为分,6~7 位为秒,位数不足,高位补“0”。最后一位为“E”、“W”分别表示东、西经; d) 观测场拔海高度(HHHHHH):由 6 位数字组成,第 1 位为拔海高度参数,实测为“0”,约测为 “1”。后 5 位为拔海高度,单位为 m,保留一位小数,扩大 10 倍录入,位数不足,高位补“0”。 若测站位于海平面以下,第 2 位录入“-”号; e) 测量地段标识(BBBB): “0000”标识固定地段;作物地段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 3.3 中作物名称编码表为准,前两位表示作物名称,后两位表示作物属性,例如:“0301”表 示“麦类”-“冬性冬小麦”;森林采用“2000”标识; f) 观测层次传感器标识(Y1Y2Y3Y4Y5Y6Y7Y8):由 8 位 0、1 数字组成,分别表示 0 cm~10 cm、10 cm~ 20 cm、20 cm~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70 cm~80 cm、90 cm~ 100 cm 共 8 个层次的土壤水分观测传感器安装情况。Y1=1 表示 0 cm~10 cm 传感器安装,Y1=0 表示 0 cm~10 cm 传感器未安装,其余类推; g) 质量控制标识(C):C=0 表示文件无质量控制信息,C=1 表示文件有质量控制信息; h) 年份(YYYY):由 4 位数字组成; i) 月份(MM):由 2 位数字组成,位数不足,高位补“0”。 4.4 土壤参数 2 DB41/T 1502—2017 4.4.1 土壤参数标识 土壤参数的标识符为英文大写字母“Z”,单独占一行。 4.4.2 土壤质地代码 土壤质地代码为土壤参数的第1段数据,共1行,按0 cm~10 cm、10 cm~20 cm、20 cm~30 cm、 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70 cm~80 cm、90 cm~100 cm层次顺序录入8组数据, 每组1位数字或字符,按照《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试行)》附录3中规定的代码录入,各层次代码分隔 符为一位半角空格,未知土壤质地的层次录入“/”。行尾以“=”作为结束符。 4.4.3 土壤水文和物理特性常数 土壤水文和物理特性常数为土壤参数的第2段数据,共3行,分别为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凋萎湿 度,每行按照0 cm~10 cm、10 cm~20 cm、20 cm~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70 cm~80 cm、90 cm~100 cm层次共8组水文、物理特性常数排列,每组3位数字,位数不足,高 位补“0”,各组数据分隔符为一位半角空格;某组水文、物理特性常数未知时录入“///”;第3行末 以“=”结束。 注1:田间持水量的单位为%,保留一位小数,扩大 10 倍录入; 3 注2:土壤容重的单位为 g/cm ,保留两位小数,扩大 100 倍录入; 注3:凋萎湿度的单位为%,保留一位小数,扩大 10 倍录入。 4.5 观测数据 4.5.1 土壤体积含水量 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标识符为英文大写字母“Q”,单独占一行。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共2段,格式如 下: a) 第 1 段的行数为该月天数,每日一行,每行 27 组。每行的前 24 组中,每 3 组表示一个层次的 数据,分别为 0 cm~10 cm、10 cm~20 cm、20 cm~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 50 cm~60 cm、70 cm~80 cm、90 cm~100 cm 层次的日平均值、日最高值、日最低值,后 3 组分别为 0 cm~30 cm、0 cm~50 cm、0 cm~100 cm 的日平均值。每组 4 位数字,位数不足, 高位补“0”,各组数据分隔符为一位半角空格,某组数据缺测时录入 “////”,月末最后一 行以“=”结束; b) 第 2 段共 4 行,前 3 行分别为上、中、下旬统计值,第 4 行为月统计值,每行 27 组。每行的 前 24 组中,每 3 组表示一个层次的数据,分别为 0 cm~10 cm、10 cm~20 cm、20 cm~30 cm、 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70 cm~80 cm、90 cm~100 cm 层次的旬或月 平均值、旬或月最高值、旬或

pdf文档 DB41-T 1502-201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M文件格式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502-201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M文件格式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502-201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M文件格式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502-2017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月数据M文件格式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46: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