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20 C 05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944.3—2018 朝医常见病证诊断规范 第 3 部分:儿科 The standar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 Part 3:paediatrics 2018 - 12 - 13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8 - 12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944.3—2018 前 言 DB22/T 2944 《朝医常见病证诊断规范》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 1 部分:内科; ——第 2 部分:妇科; ——第 3 部分:儿科。 本部分为其中第 3 部分:儿科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延边朝医医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全基浩、崔东麟、金海龙、魏文杰、洪性勋、朴宇、李成男。 I DB22/T 2944.3—2018 朝医常见病证诊断规范 第 3 部分:儿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朝医儿科常见病的病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朝医儿科常见病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22/T 2747.1-2017 朝医常用名词术语 第1部分:基础理论 DB22/T 2942 朝医辨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DB22/T 2747.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DB22/T 2747.1-2017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朝医学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 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 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辨象辨证论治” “预防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 [DB22/T 2747.1-2017 总论3.1] 3.2 四象人 four xiang person 根据人体阴阳的多少,将人分为四种类型,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 [DB22/T 2747.1-2017 四象人论5.3] 3.3 太阳人 person of taiyang 四象人之一,过偏于阳之人。脏局肺大肝小。 [DB22/T 2747.1-2017 四象人论5.3.1] 3.4 少阳人 person of shaoyang 四象人之一,少偏于阳之人。脏局脾大肾小。 1 DB22/T 2944.3—2018 [DB22/T 2747.1-2017 四象人论5.3.2] 3.5 太阴人 person of taiyin 四象人之一,过偏于阴之人。脏局肝大肺小。 [DB22/T 2747.1-2017 四象人论5.3.3] 3.6 少阴人 person of shaoyin 四象人之一,少偏于阴之人。脏局肾大脾小。 [DB22/T 2747.1-2017 四象人论5.3.4] 4 四象人辨象方法 应按 DB22/T 2942 规定执行。 5 病名 5.1 感冒 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外感病证。 5.2 咳嗽 肺气上逆作声,咯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 5.3 哮喘 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肺系病证。 5.4 口疮 口腔内出现黄白色小溃疡的一种病证。 5.5 乳蛾 一侧或双侧咽喉红肿溃烂疼痛的一种病证。 5.6 泄泻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的一种病证。 5.7 腹痛 胃脘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一种病证。 2 DB22/T 2944.3—2018 5.8 不思饮食 又名厌食,是指食欲不振,不欲纳食的一种病证。 5.9 食积 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5.10 水肿 又称浮肿,是水液潴留体内,泛溢肌肤而致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 5.11 水痘 又称水疮,是以发热、皮肤出现红疹、水疮、结痂、瘙痒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5.12 痄腮 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5.13 遗尿 又称尿床,是指 3 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5.14 胎黄 又名胎疸,是指初生儿全身皮肤及双目发黄的一种病证。 5.15 夜啼 初生儿或婴儿白天安静,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彻夜的一种病证。 6 诊断依据 6.1 感冒 6.1.1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四时均有, 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冷暖失调而发病。 6.1.2 有与感冒病人接触史,有感受外邪病史。 6.1.3 不发热或发热,体温可达 39℃~40℃,或见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或见咽部发生疱疹和 溃疡,或见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或见颌下淋巴肿大,压痛。 6.1.4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6.2 6.2.1 6.2.2 6.2.3 咳嗽 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病前多有感受外邪病史。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散在的干、湿罗音。 3 DB22/T 2944.3—2018 6.2.4 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肺 部影像学检查正常或显示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6.3 哮喘 6.3.1 哮喘反复发作≥3 次,常突然发作,发作前常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夜间突然发作。发 作时喉间哮鸣,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常因气候转变、感受外邪、接触某 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6.3.2 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哮喘史。 6.3.3 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或继发感染时闻及湿罗音。 6.3.4 支气管哮喘,血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 粒细胞可增高。 6.4 6.4.1 6.4.2 6.4.3 6.4.4 6.5 口疮 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至满口糜烂,疼痛流涎。 多有发热疾患史、饮食失调史。 外感引起者,初起有时可见口腔疱疹,继则破溃成溃疡,常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正常。 乳蛾 6.5.1 发病急者,咽部剧烈疼痛,痛连耳窍,吞咽时加剧,伴见高热、恶寒、头身疼痛。病久不愈者, 咽干痒,哽哽不利,咽部异物感,或咽痛、发热反复发作。 6.5.2 常有受凉、疲劳、烟酒过度、外感或咽痛反复发作史。 6.5.3 急性者,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口可有黄白色脓点或白膜。慢性者,扁桃体及舌腭弓慢性充血, 扁桃体表面不平,与前后弓黏连,有瘢痕或黄白色脓点,或粘膜下黄白色斑点,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 6.5.4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6.6 泄泻 6.6.1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 3 次~5 次,多者达 10 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 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6.6.2 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6.6.3 肠鸣音增强,腹部可有压痛,重症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体温升高、皮肤干瘪、囟门凹陷、 目眶下陷。 6.6.4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病毒检查阳 性等。 6.7 腹痛 6.7.1 胃脘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常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腹痛常时作时止, 时轻时重,可伴有啼哭不宁、腹胀、肠鸣、嗳气等症。 6.7.2 既往有类似腹痛发作史、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不节饮食史。 6.7.3 柔软无抵触感,或腹壁硬,压痛。 6.7.4 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血和尿的胰淀粉酶检查、胸腹部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等明确病因。 6.8 4 不思饮食 DB22/T 2944.3—2018 6.8.1 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可伴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 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6.8.2 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 6.8.3 消瘦,无其他体征。 6.8.4 各项检查正常。 6.9 食积 6.9.1 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可伴有烦躁不安、夜 间哭闹、或发热等症。 6.9.2 有伤乳、伤食史。 6.9.3 可有低热,腹部压痛。 6.9.4 大便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球。 6.10 水肿 6.10.1 阳水 6.10.1.1 浮肿多由眼睑开始,逐渐遍及全身,以上身肿为甚,皮肤光亮,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尿闭。 严重病例可出现头痛、呕吐、恶心、抽风、昏迷或面色青灰、烦躁、气急等症。病程短。 6.10.1.2 发病前常有急性乳蛾、脓疱疮、丹痧等病史。 6.10.1.3 眼睑水肿,全身非凹陷性水肿,以上肢为主,常有血压增高。 6.10.1.4 小便常规镜检有大量的红细胞,尿蛋白阳性,并可见到透明、颗粒管型,血沉增快,抗链球 菌溶血素"O"往往增高,血尿素氮及肌酐在尿少期可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可降低。 6.10.2 阴水 6.10.2.1 全身明显浮肿,呈凹陷性,尤以腰以下肿为甚,皮肤苍白,甚至伴腹水,胸水。病程长,缠 绵难愈。 6.10.2.2 多有阳水反复发作史。 6.10.2.3 全身凹陷性水肿,以下肢为主,重者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常有血压增高。 6.10.2.4 小便常规镜检,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量大于 100mg/24h,偶见少量红细 胞与管型,血浆白蛋白可明显降低,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胆固醇增高,活动期血沉可加快。 6.11 水痘 6.11.1 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的同时,1 日~2 日内即于 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 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6.11.2 起病 2 周~3 周前有与水痘病人接触史。 6.11.3 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可见红色斑丘疹和疱疹,大小不
DB22-T 2944.3-2018 朝医常见病证诊断规范 第 3 部分:儿科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41: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