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30422.6 (22)申请日 2022.07.15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 直门北大街9 号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 工程有限公 司 (72)发明人 乔李华 万夫磊 肖啟福 刘素君  许期聪 刘宝军 雷俨卜 吴军  张家振 尹晓煜 吴怡 陆彦颖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123 3 专利代理师 任洁 (51)Int.Cl. G06F 30/20(2020.01)G06T 17/20(2006.01) G06F 17/16(2006.01) G06Q 10/06(2012.01) E21B 47/022(2012.01) G06F 119/08(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系统和 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 碰识别方法、 系统和设备, 属于钻井技术领域。 所 述方法包括, 计算当前井造斜前的井底误差椭球 三轴长度; 对平台空间进行三维网格划分; 以正 方体的各顶 点对网格中的每个正方体进行标识; 对比井眼轨迹是否满足不等式, 判断当前井和邻 井的部分井眼轨迹是否落入该正方体内; 对比包 含相同井段井眼轨迹的两组正方体的顶点。 本发 明能够应用于钻井技术领域, 能够快速准确地识 别井眼交碰风险。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3页 CN 115114800 A 2022.09.27 CN 115114800 A 1.一种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以当前井为基准, 计算当前井造斜前的井底误差椭球三轴长度; S2、 对整个平台空间进行三维网格划分, 单元网格是为以井底误差椭球的最大长半轴 LMAX为边长的正方体; S3、 以正方体的各顶点对网格 中的每个正方体进行标识, 获得每个正方体的标识ID, 其 中, 正方体上表面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N0, E0, D0)、 (N0, E0+LMAX, D0)、 (N0+LMAX, E0+LMAX, D0) 和(N0+LMAX, E0, D0), 正方体下表面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N0, E0, D0+LMAX)、 (N0, E0+LMAX, D0+ LMAX)、 (N0+LMAX, E0+LMAX, D0+LMAX)和(N0+LMAX, E0, D0+LMAX); S4、 针对每个正方体, 以对比井眼轨迹的NED值是否满足不等式(N0, E0, D0)≤(N, E, D)≤ (N0+LMAX, E0+LMAX, D0+LMAX)的方式, 分别判断当前井和邻 井的部分井眼轨迹是否落入该正方 体内, 若是, 则选择包 含部分井眼轨 迹的正方体, 若否, 则剔除不包 含井眼轨 迹的正方体; S5、 对比包含相同井段井眼轨迹的两组正方体的顶点, 若存在顶点重合, 则识别结果为 当前井和邻井存在交碰风险, 若无顶点重合, 则识别结果 为当前井和邻井无交碰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包括 以下子步骤: S11、 根据井眼轨 迹测量参数, 计算协方差矩阵H; S12、 求解特征行列式| λE ‑H|=0, 计算协方差矩阵H的特 征值 λ1、 λ2和 λ3; S13、 计算 误差椭球表达式, 确定误差椭球三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 所述协方差矩阵H为: 协方差矩阵中的元 素分别为: 式中, h11为协方差矩阵中第1行第1列的元素; h12为协方差矩阵中第1行第2列的元素; h13为协方差矩阵中第1行第3列的元素; h21为协方差矩阵中第2行第1列的元素; h22为协方差 矩阵中第2行第2列的元素; h23为协方差矩阵中第2行第3列的元素; h31为协方差矩阵中第3 行第1列的元素; h32为协方差矩阵中第3行第2列的元素; h33为协方差矩阵中第3行第3列的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114800 A 2元素; a11为向量 中第1行第1列的元素; a12为向量 中第1行第2列的元素; a13为向量 中 第1行第3列的元素; a21为向量 中第1行第1列的元素; a22为向量 中第1行第2列的元素; a23为向量 中第1行第3列的元素; a31为向量 中第1行第1列的元素; a32为向量 中第1行 第2列的元素; a33为向量 中第1行第3列的元素; a41为向量 中第1行第1列的元素; a42为向 量 中第1行第2列的元素; a43为向量 中第1行第3列的元素; ΔC10为初始参考误差; ΔC20 为钻柱磁化误差; ΔC30为罗盘误差; ΔIt0为井斜测量误差; DAH为当前井深; ΔIm方位测量误 差; N为前测点北坐标; E为前测点 东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椭 球表达式为: 式中, U、 V、 W为误差椭球主轴坐标系; λ1、 λ2和 λ3为误差椭球方差矩阵的特征值; d为置信 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误差椭球三 轴长度分别为 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眼轨 迹测量参数包括井深、 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 7.一种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眼轨迹防碰识别系统 包括误差椭球 计算模块、 网格划分模块、 标识模块、 筛分模块和对比模块, 其中, 误差椭球计算模块被配置为以当前井为基准, 计算当前井造斜前的井底误差椭球三轴 长度; 网格划分模块被配置为以井底误差椭球的最大长半轴LMAX为边长对整个平台空间进行 三维网格划分; 标识模块与网格划分模块连接, 被配置为以正方体的各顶点对 网格中的每个正方体进 行标识, 获得每 个正方体的标识ID; 筛分模块与标识模块连接, 被配置为针对每个正方体, 以对比井眼轨迹的NED值是否满 足不等式(N0, E0, D0)≤(N, E, D)≤(N0+LMAX, E0+LMAX, D0+LMAX)的方式, 分别判断当前井和邻井 的部分井眼轨 迹是否落入该正方体内; 对比模块与判断模块连接, 被配置为对比包含相同井段井眼轨迹的两组正方体的顶 点, 获得井眼轨 迹防碰识别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分模 块包括判断子模块、 第一存 储模块和第二存 储模块, 其中,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目标井的井眼轨迹的NED值是否满足不等式(N0, E0, D0)≤(N, E, D)≤(N0+LMAX, E0+LMAX, D0+LMAX), 所述目标井包括当前井和邻井; 第一存储模块与判断子模块连接, 被配置为存储当前井的部分井眼轨迹的正方体及其 标识ID;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114800 A 3

.PDF文档 专利 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 第 1 页 专利 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 第 2 页 专利 密集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8:49:4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