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67111.5 (22)申请日 2022.09.01 (71)申请人 暨南大学 地址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 01 号 (72)发明人 辛洪宝 鲁登云 李宝军 潘婷 熊建云 史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高沃 律师事务所 1 1569 专利代理师 李博 (51)Int.Cl. G01N 21/49(2006.01) G01N 21/84(2006.01) G01N 2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及 其制备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 转移的光学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涉及蛋白酶光 学探测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过正负电荷连接吸收 峰匹配的金纳米棒和黑洞淬灭剂BHQ ‑3, 金纳米 棒的共振能量向BHQ ‑3分子转移, 实现能量的抑 制, 构成rPRET 光学探针。 将该探针加入偶氮还原 酶中, 偶氮还原酶便会切断BHQ ‑3分子中的偶氮 双键, 实现能量的恢复。 利用暗场显微镜和光栅 光谱仪可实时观察到其能量的抑制与恢复进而 实现对偶氮还原酶的实时监测。 由于偶氮还原酶 能轻易的切断偶氮双键, 因此本发 明的探针具有 超高的检测灵敏度, 检测极限能达到纳摩尔量 级。 本发明检测过程中无需对偶氮还原酶进行荧 光标记, 不存在光漂白和背景信号的干 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5406865 A 2022.11.29 CN 115406865 A 1.一种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 其特征在于, 包括黑洞淬灭剂BHQ ‑3和 金纳米棒; 所述黑洞淬灭剂BHQ ‑3和金纳米棒通过正负电荷吸引连接; 所述黑洞淬灭剂BHQ ‑ 3和金纳米棒的吸 收峰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探针,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金纳米棒的长径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探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纳米棒为3 ‑巯基丙酸修饰的金 纳米棒。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 光学探针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对金纳米棒进行负电荷修饰, 得到带负电的金纳米棒; 将所述带负电的金纳米棒分散到水中, 得到悬浮液; 将所述悬浮液和黑洞淬灭剂BHQ ‑3 溶液混合, 发生 正负电荷吸引连接, 得到所述反向等离 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金纳米棒进行负电荷修饰包 括: 将金纳米棒分散到水中, 得到金纳米棒分散液; 将所述金纳米棒分散液与3 ‑巯基丙酸混 合, 发生配位, 负电荷被修饰到金纳米棒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纳米棒分散液的浓度为0.08~ 0.13mg/mL; 所述3 ‑巯基丙酸与金纳米棒分散液的体积比为1:(80~120); 所述3 ‑巯基丙酸 的浓度为0.1mM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浮液和黑洞淬灭剂BHQ ‑3混合 的时间≥5 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洞淬灭剂BHQ ‑3溶液和悬浮液 的体积比为1: (8~12); 所述黑洞淬灭剂BHQ ‑3溶液的浓度为1 μM; 所述悬浮液中带负电的金 纳米棒的浓度为0.07~0.12mg/mL。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光学探针或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的光学探针在检测偶氮还原酶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偶氮还原酶的检测限为1n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06865 A 2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蛋白酶光学探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 的光学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生命进程中, 生物活性酶在 每个环节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消化、 呼吸、 代谢, 甚至感官知觉等。 目前已经确认的活性 酶有4000多种, 但实际上可能存在上百万种, 它们共 同维持着生命系统。 酶反应的异常, 往往会伴随着疾病的风险。 因此活性酶的实时检测, 对 于监测生命活动的变化和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用于活性酶检测的方法主要有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抗原抗体测定、 荧光标记等。 然而这些方法一般过程复杂、 成本昂 贵、 灵敏度低, 也无法避免标记 物影响蛋白的分子动力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及其制备和 应用, 能实时检测微 生物环境中的偶氮还原酶, 方法简单, 灵敏度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 术方案: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 包括黑洞淬灭剂BHQ ‑ 3和金纳米棒; 所述黑洞淬灭剂BHQ ‑3和金纳米棒通过正负电荷吸引连接; 所述黑洞淬灭剂 BHQ‑3和金纳米棒的吸 收峰重叠。 [0006]优选的, 所述金纳米棒的长径比为1:2。 [0007]优选的, 所述金纳米棒 为3‑巯基丙酸 修饰的金纳米棒。 [0008]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 光学探针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对金纳米棒进行负电荷修饰, 得到带负电的金纳米棒; [0010]将所述带负电的金纳米棒分散到水中, 得到悬浮液; 将所述悬浮液和黑洞淬灭剂 BHQ‑3溶液混合, 发生正负电荷吸引 连接, 得到所述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 针。 [0011]优选的, 所述对金纳 米棒进行负电荷修饰包括: 将金纳 米棒分散到水中, 得到金纳 米棒分散液; 将所述金纳米棒分散液与3 ‑巯基丙酸混合, 发生配位, 负电荷被修饰到金纳米 棒上。 [0012]优选的, 所述金纳米棒分散液的浓度为0.08~0.13m g/mL; 所述3 ‑巯基丙酸与金纳 米棒分散液的体积比为1:(80~120); 所述3 ‑巯基丙酸的浓度为0.1mM 。 [0013]优选的, 所述悬浮液和黑洞淬灭剂BHQ ‑3混合的时间≥5 0min。 [0014]优选的, 所述黑洞淬灭剂BHQ ‑3溶液和悬浮液 的体积比为1: (8~12); 所述黑洞淬 灭剂BHQ‑3溶液的浓度为1 μM; 所述悬浮液中带负电的金纳米棒的浓度为0.07~0.12mg/mL。 [0015]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光学探针或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光学 探针在检测偶氮还原酶中的应用。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406865 A 3
专利 反向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6:04:5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83.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071-2019 电子文件密码应用指南.pdf
招投标采购视角下网络安全市场2023年度报告最终版.pdf
GB-T 35397-2017 科技人才元数据元素集.pdf
法律法规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2012-11-09.pdf
炼石数据安全方案-60页通用行业-V7.4.2.pdf
奇安信 实战攻防之红队视角下的防御体系突破.pdf
T-CES 104—2022 综合能源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pdf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高风险判定指引.pdf
T-CSAE 137—2020 汽车紧固点防水密封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pdf
GY-T 352-2021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pdf
GB-T 1871.5-2022 磷矿石和磷精矿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容量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
ISO 9241 820 2024 Ergonomics of human system interaction Part 820 Ergonomic guidance on interzctions in immersive environments includ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pdf
GB-T 36568-2018 光伏方阵检修规程.pdf
GB-Z 18906-2002 开放式电子图书出版物结构.pdf
OWASP 代码审计指南v2.0 中文版.pdf
邢台市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pdf
GB-T 43582-2023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pdf
NY-T 2727-2015 蔬菜烟粉虱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pdf
奇安信 2020年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研究报告.pdf
GB-T 8766-2013 单水氢氧化锂.pdf
交流群
-->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83.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